2008年5月14日 星期三

2008候鳥大園春過境

所謂"春過境",是賞鳥者對於結束渡冬的候鳥北返時途經中轉地的說法,也就是說這些候鳥原本渡冬的地點在更南方,這個時候所發現的候鳥,僅僅是中途停歇一短期,藉以盡快吃食補充體力,爾後將繼續北返行程。"過境"有"春過境"及"秋過境"之分,"秋過境"剛好相反,是候鳥南下尋找渡冬地時途經中轉地的意思。因此,同一地點的過境鳥種和渡冬鳥種會有較大差異,也是賞鳥者樂於觀察過境鳥的原因之一。

在中國南方的緯度上,一年四季中較可能遇到過境鳥、渡冬鳥以及留鳥,甚至有些地方還能遇到夏候鳥(繁殖)。中國北方可能比較單純,可能遇到過境鳥以及留鳥,只有少數屬於某種候鳥繁殖地的地方有夏候鳥。

5月12日在桃園大園繞行一圈,原本冬天看到的鷸類冬候鳥已經完全走光,各種鷚也完全不見,甚至鶺鴒都沒了。留鳥當然是有的,例如麻雀、白頭鵯、翠鳥、八哥等,既多且活躍,也大多於此時生兒育女。

火斑鳩(留鳥)


白鷺(留鳥)


大群的牛背鷺在此繁殖,紅棕色的繁殖羽非常亮眼,嘴、腳也從原來金黃色變成血紅色,在台灣有人戲稱為"婚姻色"。
牛背鷺(夏候鳥)








在一塊積水田中發現四種鷸類組合的混群,大約也就十幾隻,有尖尾濱鷸、紅頸濱鷸、紅腹濱鷸、澤鷸。尖尾濱鷸繁殖於西伯利亞,冬季遠至新幾內亞、澳大利亞及紐西蘭渡冬,這時候出現在台灣,應屬於春過境候鳥。
尖尾濱鷸(春過境)








紅頸濱鷸繁殖於西伯利亞北部,越冬於東南亞至澳大利亞。在台灣有渡冬族群,但冬季看到的是非繁殖羽,整體顏色灰褐暗淡。現在看到的紅頸濱鷸應該是從澳大利亞北返途中停歇的,身上已經悄然換上繁殖羽,可以看到名符其實的紅頸。
紅頸濱鷸(春過境)










紅腹濱鷸繁殖於北極圈內,冬季至美洲南部、非洲、印度次大陸、澳大利亞及紐西蘭。和紅頸濱鷸一樣,現在看到的也應該是從澳大利亞北返過境的,身上也已經換上繁殖羽,紅色的腹部格外顯目。
紅腹濱鷸(春過境)








澤鷸繁殖於古北界,冬季南遷至非洲、南亞及東南亞並遠及澳大利亞和紐西蘭,在台灣為不常見鷸屬。
澤鷸(春過境)








這隻金眶不知是留下來的?還是過境迷鳥?孤單一隻也混在這群過客之中。
金眶(遷徙歸屬不明)






這隻是日本亞種personata灰頭的母鳥,為什麼還不飛回日本呢?
灰頭(不明)




沒有留言:

意見欄

工具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