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

逸鳥野化

        週日赴台中喜宴,又碰到駱哥。告知桃園某公園一隻怪鳥,相約次日一探。返家上網搜尋,原來是已經出現三年的那隻栗頭輝椋鳥,當下頓時興趣缺缺。想想近三年陸續有攝友貼出該鳥美圖,而雖然位於我的轄區,也未曾見過,卻從未興起探尋的念頭。

        公園呈帶狀,剛好環繞一所學校。步入公園繞行,僅有少許當地居民徜徉於園內,並未見到群砲圍剿的陣仗。園內鳥鳴聲不斷,多數為一般普鳥。稍微特殊的是見着一隻日本樹鶯,駱哥搶拍到,而我先用望遠鏡確認後,已然來不及拍攝。另外聽到疑似大杜鵑的叫聲,聲音來自校區圍牆內高樹,可惜遍尋不着,總計園內發現鳥種十。繞行至終端,依然未發現目標鳥,心中已作好摃龜準備,最後決定回頭再行一程。駱哥指著遠處樹下,隨口說"你看那兩隻八哥",我也隨口答"逸鳥有時會追隨留鳥覓食",無可厚非的向兩隻八哥接近。此時耳際聽到一種異樣的鳥鳴,抬頭一望,正中那句老話哈!得來全不費工夫!居然棲在路旁民宅電線上。

 

栗頭輝椋鳥


        接下來是草場覓食版(有別於啄食版),看起來這隻栗頭輝椋鳥活得挺好,完全可以獨立覓食,也具備應有的警覺性。依照網上資料判斷,此鳥極可能是從距離不遠的"綠世界鳥園"逃出,而該鳥園還有幾隻栗頭輝椋鳥飼養中。栗頭輝椋鳥原是東非留鳥,由於色彩豔麗,常被世界各地的動物園和鳥園引入。期待此鳥能像非洲聖鹮一樣繁殖成群可能不現實。但是期待此鳥能在野外歡度餘年,應該樂觀!






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

金山藍喉

        30日原計畫早上在大安公園看鳥,接近中午逕赴午宴後返家。然而席間鳥友駱哥力邀前往金山,看望那隻來台多日的大稀鳥-藍喉歌鴝[藍點頦]。禁不住誘惑,也就下午加映一場。到達現場是接近出海口的溪流河床,堤內外雜草叢生,標準的荒郊野外。然而數十隻大砲沿堤排列而下,稍遠處的產業道路上,也是數十輛車子一字排開,好不熱鬧。

        藍喉歌鴝的分佈範圍十分廣泛,繁殖於歐亞大陸北方及阿拉斯加,冬季遷移至非洲北部、中東、印度、中國及東南亞。在中國俗名[藍點頦],由於藍點頦善於鳴唱且歌聲優美,常被獵捕充當寵物鳥。以前只在內地花鳥市場見過,數量不少。在台灣藍喉歌鴝歸類為稀有冬候鳥,只在四、五個地點偶爾出現單隻,這次也算是個人首見。
 

藍喉歌鴝
 









大安的鶇

        大安公園西北角有一片竹林,周圍連接較高大的林木,是園區內較密集與幽暗的處所。也因為如此,此處人煙稀少,是一群喜愛幽暗的鳥種駐足之地。例如鶇屬及斑鳩屬鳥類,偶爾也有一些鶲科或鳽屬鳥類。今天在這一塊幽暗地,有山斑鳩、珠頸斑鳩、白眉鶇、赤胸鶇,甚至還有一隻灰鶺鴒。

        為了接近一群不明鶇,先在域緣找了一棵樹下席地而坐,讓這些遠客習慣一下。漸漸的,鶇兒們解除了部份警戒心,開始擴展覓食區而靠近坐處。由於林下光線昏暗,ISO拉高也無法獲取穩定快門,只得趴在地上,以背包當托架。起初以為大概是白腹鶇大爆發又來了,結果在螢幕上細看,發現並沒有白腹鶇,反而是相對少見的白眉鶇及赤胸鶇。回到電腦上再看,竟然兩種鶇的雌、雄個體都拍到了!遺憾的是,白眉鶇雌鳥只拍得一張,早知道必定多留一會兒,多拍些相片!

白眉鶇的特徵就是上下、一長一短的白色眉紋,胸及兩腋均赤褐色,倒是有些像赤胸鶇。
 

白眉鶇(雄)
 



白眉鶇的雌雄分辨,重點在喉部。雌鳥全白,雄鳥染黑幾不見白,看下圖即明。
 

白眉鶇(園雄)
 

白眉鶇(雌)
 


赤胸鶇雄鳥無論外形、色調都相似於白眉鶇,差別就在於沒有眉紋。
 

赤胸鶇(雄)
 


赤胸鶇雌鳥和雄鳥的差別,和白眉鶇一樣,重點在喉部,白與不白是雌雄的差異。
 

赤胸鶇(雌)

赤胸鶇(雌)
 

奇怪了,兩種鶇的雄鳥常常走在一起!
 

白眉、赤胸鶇(雄)
 

2013年12月3日 星期二

陽光大安

      受邀同學晉升圍棋五段慶功宴,由於宴會定在中午,隨機計畫一早先赴大安公園賞鳥。當日(11/30)冷鋒罩頂,凌晨五點半趕第一班客運,冷風颼颼,一付冬裝出門。7點到達公園,已是陽光普照,開始一件件剝洋蔥。

       早上的大安公園一如既往,運動、晨練、歌舞昇平,然而園內的鳥兒也習以為常,各行其事,互不侵犯。當然因為H7N9緣故,已經沒有遊人再餵食了。鴿子沒有那麼可怕的多了,卻還有一些夜鷺不死心,站在老位置等待。
夜鷺

        台北市的公園綠地多半有山斑鳩留連,其中以台大及大安公園最多。牠們默默的在樹林幽暗處覓食,少有遊人注意。
山斑鳩

      夏天時,五色鳥是熱門主角,常見一群大砲面對一棵枯樹拍攝。因為此時是五色鳥繁殖季。但是冬天則不易見到,特別是冬天的五色鳥也很少鳴叫。
台灣擬鴷

      這兩隻紅尾伯勞的動作很奇怪,經常在小範圍內來回奔飛,似乎在儲存食物?
紅尾伯勞



     這裡的黑水雞膽大包天,對於近在咫尺的遊人視若無睹,八成是已往經過人類餵食的後遺症。
黑水雞



有一小群黑短腳鵯在整個園區流竄,不亦樂乎!
黑短腳鵯


      不在郊外河川、田地駐留,卻跑到鬧區公園休憩覓食,這蒼鷺的品味獨特。
蒼鷺


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

鰲鼓賞鳥紀行

       上次去鰲鼓濕地是07年的事,當時對鰲鼓濕地沒啥概念,連去兩天,也是以管窺豹,只見一斑。週五和球友兼鳥友夫婦敲定,隔日(週六)説走就走,一早直奔嘉義鰲鼓。由於61號濱海快速路中間有幾段並不暢通,所以行車計畫是桃園上1號高速公路南下,到新竹轉接3號高速公路繼續南下。預劃到梧棲後轉接61號濱海快速路,直抵鰲鼓濕地。計畫中已經預留30分鐘,以便處理臨時突發狀況,然而事實是仍然不夠用。首先鳥友夫婦睡過頭,其次在轉3號高速時,錯轉到北上。最後在梧棲轉接61號後,仍然遭遇不暢通的幾段,在快速路下方繞了不少冤枉路。八點鐘到達鰲鼓濕地,已經比計畫整整晚了一小時。

        雖然事前也作了一些功課,然而網路上資訊仍然不足,特別是缺少專業性賞鳥者的導引心得。再次鰲鼓濕地回來,再重溫Google地圖,確認了範圍與相關位置,趁著記憶猶新,抓緊記下一些心得。說起鰲鼓濕地,不禁勾起塵封的記憶。在濕地北面北港溪口,有一水溪靶場,Google地圖上仍然可見環形靶標,那是服役時常常對地炸射訓練的靶場。



水溪靶場

        07年去鰲鼓濕地時,絕大部份還是台糖經營的農場。後幾年,經歷產業結構的改變,蔗田面積逐漸減少,加上地層下陷,風災時海水倒灌,大自然收回了屬於它的管轄區域。最終農委會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,於2009年將它公告劃定為「嘉義縣鰲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」。現在的鰲鼓濕地森林園區,已經徹徹底底的成為觀光生態園區。
 
鰲鼓濕地位置圖

 
鰲鼓濕地導覽圖


        這次到鰲鼓濕地,直接切入北堤,向西、向南連接南堤,再向東到盡頭,結束賞鳥行程。遺憾的是沒有深入馬蹄形區域,因為一整個外圈已經耗時三小時,體力不濟加上下午有事,依依不捨返北。事後檢討,早上適合進入馬蹄形區域,看水鳥可得順光。而且一些猛禽如黑翅鳶、魚鷹、鵟屬、鷂屬等皆可能在此區出現。下午才適合環繞南、北堤,此時向東觀察是順光。
 

反嘴鷸


   遠遠的對面水域,一群反嘴鷸佇立水中休憩。
 

小鷿鷈


   首見十幾隻小鷿鷈聚集,仔細看則應該是今年生的一群幼鳥。


鸕鶿是鰲鼓最具特色的候鳥之一,概算應該有500隻以上,時不時飛掠於空中。
 

普通鸕鶿






        抽空登上堤防,眺望一下台灣海峽。原來釣客都在堤防外,互不干擾,可惜週六沒看到戰機炸射訓練!
 

海釣
  


        難得關注小型鴴鷸類水鳥,因為注意力多半被大型鳥類吸引,或者忙於辨識鴨子。這隻澤鷸近在咫尺,旁若無人。
 

澤鷸


        北堤外一群紅嘴鷗和一群黑翅長腳鷸享受一塊魚塭中的美食,不亦樂乎!
 

紅嘴鷗


        都是黑翅長腳鷸幼鳥,沒想到南方魚米之鄉,真是名不虛傳!
 

黑翅長腳鷸


        鰲鼓濕地數量最多的鴨科鳥類為琵嘴鴨,也是所有鳥類之最。概估至少5000隻以上,不是親眼所見,還真不敢相信!
 

琵嘴鴨


        濕地賞鳥指南說,次多者為赤頸鴨,也許是逆光及遙遠所致,僅觀察到百來隻左右。
 

赤頸鴨


第三多者為尖尾鴨,但僅觀察到20隻左右。
 

針尾鴨


       非洲聖鹮當然也在此地駐留,也是難得與除了白鷺外,有和其他大型涉禽同台亮相的機會。感覺到聖鹮們顯得輕鬆自在,沒有在他處得時時保持警覺性!
 

非洲聖鹮


       不要懷疑!全都是黑臉琵鷺,這是我看到最多的一次,總計應該有100左右。
 

黑臉琵鷺


        都把目光放在遠方,卻常常忽略了近在眼前的草叢。這隻黃葦鳽幼鳥,是從後車內及兩座路墩中間拍攝,其後指揮倒車,想讓同車也能目擊,卻是瞬間消失!
 

黃葦鳽


意見欄

工具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