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宮鳥譜之山火燕
台北故宮博物院仿清宮《鳥譜》的第三冊第27幅,原畫名"山火燕",台北故宮粗辨稱為仙鶲之一種。一般對中國繪畫的概念,理解為中國古畫著重意念、意境,所以對事、物的描繪並不刻意精準。因此在檢視中國古畫時,尤其對花鳥魚蟲等動物、昆蟲類,不必要求寫實逼真。但是如果畫出某種動物或昆蟲的獨有特徵,閱者也可能理解為該種。
故宮鳥譜的原作乃蔣廷錫的《鳥譜》,今傳之"故宮鳥譜"乃乾隆皇諭令宮廷畫家余省、張為邦共同摹繪的一套副本,以便皇帝自己備覽。詳閱鳥譜中所繪,除了第1冊第一幅畫的是鳳,第二幅畫的是鸞,唯這兩幅畫是中國傳說中的神鳥,在現今找不到相對應的鳥種。其餘所繪,都能比對出某鳥種之獨有特徵;證明蔣廷錫對於所繪之鳥必定深入瞭解。但是,出包的地方在於背景。以今日觀鳥知識審視,《鳥譜》中所繪背景生境甚多謬誤,可以斷定蔣廷錫並非如今所謂野外"賞鳥者"或"觀鳥者"。那麼他又是如何高準確的繪製《鳥譜》?可能性之一,是宮中圈養了眾多朝貢鳥種,蔣廷錫有幸面對實物臨摩。再則,到京城鳥市臨摩所得。我想後者可能性居多,或者兩者兼而有之。因為,《鳥譜》中所繪鳥種依然有些失真的地方,雖然並不防礙鳥種辨識。
"故宮鳥譜"中每幅圖的對幅(右圖左說)都有漢、滿兩種文字的說明(如圖二),列敘其名稱、形態,甚至產地、習性等。文字精鍊卻嚴謹周嚴,相較今日鳥類圖鑑之說明,雖不及廣博,但是已經是上乘之作。而這些文字說明也不是看圖說故事的泛泛之作,乃乾隆朝重臣傅恆、劉統勳、兆惠、阿里袞、劉綸、舒赫德、阿桂、於敏中等人的合力之作,歷時十一年,查遍《爾雅》、《詩疏》、《禽經》等古籍,蒐羅民間逸事,證諸《鳥譜》折衷通俗而成。要給皇上備覽之書畫,豈能隨意憶測搪塞,故可信度極高。
台灣97年發行了鳥譜相關郵票,其中一枚就是這張"山火燕"(如圖一),有很多人不能確認這是什麼鳥,包括外國人也很難辨認。畫得不精準當然是主因,但主要是生境有誤,其次是鳥名無法和現在所使用的對上。繪畫的缺失在白色翼斑(翼鏡)過於誇張(散漫),銀灰色頭頂泛光常變化而不易捉摸定性。如果從名稱上的"燕"字捉摸,肯定不行,因為所有燕科鳥類都沒有這麼短的翅膀比例。從嘴型大小可以判斷為鶲科,再經紅腰及白色翼鏡的條件過濾,就只剩紅尾鴝屬的幾個鳥種可疑。背部黑色及喉部全黑,也可以排除"黑喉紅尾鴝"及"白喉紅尾鴝",最後剩下"北紅尾鴝"。巧了!經查"北紅尾鴝"的民間俗名,其中有一個正是"火燕"。
北紅尾鴝分佈於東北亞及中國東北及河北,遷徙時經過日本、中國華中、華東,越冬在華南、東南、台灣及海南島。下圖是04年11月上海崇明東灘所攝,應該是遷徙過境的雄鳥。《中國鳥類野外手冊》中記載北紅尾鴝的習性:夏季棲於亞高山森林、灌木叢及林間空地,冬季棲於低地落葉矮樹叢及耕地。常立於突出之礁石或枝椏上,尾顫動不停。見諸筆者現場觀察,北紅尾鴝不是那種拈花惹草之徒,所以《鳥譜》中"山火燕"的背景花卉實乃畫蛇添足,導致誤判連連。
故宮鳥譜的原作乃蔣廷錫的《鳥譜》,今傳之"故宮鳥譜"乃乾隆皇諭令宮廷畫家余省、張為邦共同摹繪的一套副本,以便皇帝自己備覽。詳閱鳥譜中所繪,除了第1冊第一幅畫的是鳳,第二幅畫的是鸞,唯這兩幅畫是中國傳說中的神鳥,在現今找不到相對應的鳥種。其餘所繪,都能比對出某鳥種之獨有特徵;證明蔣廷錫對於所繪之鳥必定深入瞭解。但是,出包的地方在於背景。以今日觀鳥知識審視,《鳥譜》中所繪背景生境甚多謬誤,可以斷定蔣廷錫並非如今所謂野外"賞鳥者"或"觀鳥者"。那麼他又是如何高準確的繪製《鳥譜》?可能性之一,是宮中圈養了眾多朝貢鳥種,蔣廷錫有幸面對實物臨摩。再則,到京城鳥市臨摩所得。我想後者可能性居多,或者兩者兼而有之。因為,《鳥譜》中所繪鳥種依然有些失真的地方,雖然並不防礙鳥種辨識。
"故宮鳥譜"中每幅圖的對幅(右圖左說)都有漢、滿兩種文字的說明(如圖二),列敘其名稱、形態,甚至產地、習性等。文字精鍊卻嚴謹周嚴,相較今日鳥類圖鑑之說明,雖不及廣博,但是已經是上乘之作。而這些文字說明也不是看圖說故事的泛泛之作,乃乾隆朝重臣傅恆、劉統勳、兆惠、阿里袞、劉綸、舒赫德、阿桂、於敏中等人的合力之作,歷時十一年,查遍《爾雅》、《詩疏》、《禽經》等古籍,蒐羅民間逸事,證諸《鳥譜》折衷通俗而成。要給皇上備覽之書畫,豈能隨意憶測搪塞,故可信度極高。
台灣97年發行了鳥譜相關郵票,其中一枚就是這張"山火燕"(如圖一),有很多人不能確認這是什麼鳥,包括外國人也很難辨認。畫得不精準當然是主因,但主要是生境有誤,其次是鳥名無法和現在所使用的對上。繪畫的缺失在白色翼斑(翼鏡)過於誇張(散漫),銀灰色頭頂泛光常變化而不易捉摸定性。如果從名稱上的"燕"字捉摸,肯定不行,因為所有燕科鳥類都沒有這麼短的翅膀比例。從嘴型大小可以判斷為鶲科,再經紅腰及白色翼鏡的條件過濾,就只剩紅尾鴝屬的幾個鳥種可疑。背部黑色及喉部全黑,也可以排除"黑喉紅尾鴝"及"白喉紅尾鴝",最後剩下"北紅尾鴝"。巧了!經查"北紅尾鴝"的民間俗名,其中有一個正是"火燕"。
北紅尾鴝分佈於東北亞及中國東北及河北,遷徙時經過日本、中國華中、華東,越冬在華南、東南、台灣及海南島。下圖是04年11月上海崇明東灘所攝,應該是遷徙過境的雄鳥。《中國鳥類野外手冊》中記載北紅尾鴝的習性:夏季棲於亞高山森林、灌木叢及林間空地,冬季棲於低地落葉矮樹叢及耕地。常立於突出之礁石或枝椏上,尾顫動不停。見諸筆者現場觀察,北紅尾鴝不是那種拈花惹草之徒,所以《鳥譜》中"山火燕"的背景花卉實乃畫蛇添足,導致誤判連連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