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

台北牛肉麵真是一團混戰

       台灣的牛肉麵其來有自,也見諸於各方考證,姑且不必多言。然而台北市政府也來參一腳,辦什麼牛肉麵節之類,純屬政治廣告視之。然而市政府這樣一搞,可是成就了百花齊放、百鳥其鳴;雖然說不算壞事,可造成網路灌票等作弊行為。翻翻票選前幾名,光怪陸離、花招百出,那麵能吃嗎?還有以材料取勝者,拿上等牛排肉下麵吃,到底懂不懂啊?雖然說牛肉麵人人會做,各有巧妙不同,沒有人規定牛肉麵一定得怎麼做。可是別忘了,牛肉麵之所以叫牛肉麵,台灣的牛肉麵之所以出名,是因為它有一傳統印象及口味。如果你要打破傳統,你要改變口味,那就是另一新食品,請你不要再叫作"牛肉麵"了!


       事實上,我對"牛肉麵"情有獨鍾,百吃不厭。但是越來越吃不到好吃的牛肉麵了!牛肉麵店越開越多,都是假川味(紅燒),或日式(拉麵)等充斥於大街小巷。事實上日式拉麵也不是真的拉麵,日本人完全不懂得吃,茹毛飲血作生魚片倒是有一套,可是作熟食實在不靈光。日本人只會運用炸和蒸的方法烹調熟食,然後沾醬料就著吃,跟老美一樣外行。有時候我會看看日本烹飪節目,攪得花瀝吧啦的,以色取勝,整個沒天份,要不怎麼會這樣,日本人派徒弟向鼎泰豐學習取經,鍛羽而歸。再將鼎泰豐師父請到日本開店,還是失敗!現在只好認了,乖乖的到台灣,在鼎泰豐門口排隊等吃了!


       好吃的牛肉麵店從不打廣告,自然門庭若市,歷久不衰。桃園街牛肉麵、杭州南路廖家牛肉麵就是典型代表,不過這兩家只是我心慕中的二、三名。桃園街牛肉麵我嫌它的牛肉燉的太爛了,其它配件、品質都上乘,當然肉燉的太爛這不能算缺點,真要說缺點,是他的門面是該重新裝修了!廖家牛肉麵我從來沒有去店裡吃過,都是夫人買外賣帶回家。因為夫人說這家什麼時候去都客滿,我沒耐心,第一次沒去,以後也不會想著去。吃倒是吃過無數回,也許因為不是剛出鍋,熱氣騰騰的,總感覺不過癮。湯汁、肉質的確非常正宗,可是麵是在家自己下的普通乾麵條,可能有些委屈它了!


       好吃的牛肉麵,牛肉不能用澳洲牛肉,美國牛肉也不行。這些養殖牛是吃計畫性飼料,為了減低羶腥味,調整肉質肥瘦,作了很多不該作的事。所以進口牛肉多精瘦,雖然嫩,但是多柴感而沒有肉香,完全靠沾料取勝。最好的牛肉應該是新疆、蒙古一帶放牧的,當然,我只是吃過,而沒有看過。在台灣,最好的牛肉應該是本地黃牛肉。牛肉的羶腥味不可以在養殖時處理掉,應該在烹調時用其他香料處理,才能保住肉香。適度的筋肥,才能促進口感的潤度。


       延平南路的牛肉麵店號稱"黃牛肉",又是"清真館",看起來很符合我的口味。也是朋友大力推薦,但是一直沒有機會。適逢在中山堂辦事,決心不去桃園街,鐵了心一定到這家吃一回。到了門前傻眼了!隔壁也有一家,招牌都很相似,也都號稱"清真黃牛肉"60年老店。



     當下手機問朋友,決定進右邊這一家。


       前面說過,好吃的牛肉麵店從不打廣告,但是你看看這兩家,都有相對應的電視台、報社背書。




       我在心裡面打了折扣,然而既來之,則安之,我點了清燉牛肉麵、2只鍋貼、10個水餃,夫人點了半筋半肉牛肉麵。鍋貼、水餃還不錯,尤其水餃牛肉餡紮實不顯乾澀,而略帶油潤,水餃皮口感佳,感覺得出麵香,可惜餃子餡味道淡了點,需要沾調料才夠味。






       但是,牛肉麵讓我失望了!且不說牛肉燉的不夠爛(也許有嚼頭是該店刻意的賣點),但是湯汁不夠燙,是溫的!這一點不能原諒,那種"熱騰騰一碗牛肉麵"的感覺被剝奪了。夫人對他們的牛筋倒是非常滿意,還夾了一塊讓我嚐,的確,比他們的牛肉燉的爛多了!

       臨走,外帶了他們的蔥餅、槓子頭。回家後嚐了下槓子頭,不正宗,過於焦脆,缺乏紮實感及麵香味。至於"蔥餅"倒是出乎意料的好,有點類似早年公館聞名的"發麵餅",軟而不碎,掰開後香味撲鼻。

沒有留言:

意見欄

工具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