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腰鴝嘍兒--白腰杓鷸
也有一隻大杓嘴的杓鷸,整體雜褐色,看起來跟大杓鷸很相似,兩者皆體大、特長嘴下彎,野外體型大小難以區分。本種嘴甚長(頭嘴比=1:2),是與大、中杓鷸區別的重點(大杓鷸的頭嘴比=1:3)。飛行時白腰杓鷸有明顯白腰,而大杓鷸沒有。站立時白腰杓鷸尾下覆羽白色,而大杓鷸尾下覆羽棕色。
白腰杓鷸繁殖於歐亞大陸北緯45-65度範圍,4月初遷來,5月中旬營巢及產卵,窩卵數3~4枚,孵化期27~30天。冬季南遷至北緯45以南,遠至非洲好望角,惟不到澳大利亞及紐西蘭,美洲則完全沒有分佈。遷徙時途經中國多數地區,數量不多,但冬季比大杓鷸常見。為長江下游、華南與東南沿海、海南島、台灣及西藏南部的雅魯藏布江流域的定期候鳥。白腰杓鷸的叫聲,響亮而哀傷的升調哭腔(cur-lew)。白腰杓鷸喜歡潮間帶河口、河岸及沿海灘塗,常在近海處。多見單獨活動,有時結小群或與其他種類混群。性極敏感,通常在離岸較遠處活動。
視頻
2 則留言:
請問這些白腰杓鷸的拍攝地點是在哪裡
因為我在收集相關白腰杓鷸的分布地點和數量
麻煩您了
謝謝
我只拍到一次,地點是嘉義鰲鼓。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