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八鴨子--小鷿鷈
在沼澤、池塘及魚塭等靜止水域,有一種人們視而不見的水中生物,就是--小鷿鷈。牠是中國最常見的水鳥之一,在中國東部大部分開闊水面都能見到小鷿鷈。牠是潛水高手,不時沒入水中覓食,再由他處浮起。牠的警覺性很高,一遇到緊急狀況,會馬上潛入水中。人們偶爾發現牠,卻又忽而消聲匿跡。因此,除非是有心人,否則總讓人們忽略牠的存在。
周代古籍爾雅釋鳥見鷈.須鸁,曰:「鷈,須鸁。」
晉代郭璞撰爾雅注云:「鷈,鷿鷈,似鳧而小。」
漢代揚雄撰方言釋鳥曰:「鷿鷈,野鳧,甚小,而好沒水中者。南楚之外謂之鷿鷈。」
小鷿鷈有一雙大腳長在身體後端,當牠們上岸時,行動相當笨拙,尾短嘴尖,個頭也小些,此時就可以看清牠和鴨子之間的不同了!但在水中,牠的大腳充分發揮功能,像強而有力的大槳,行動迅速。小小鷿鷈一孵化出來就會游泳,親鳥為了保護小小鷿鷈,會將牠們背在背上游泳,這個時期才能仔細瞧見牠們的模樣。小鷿鷈翅膀短而狹窄,不善飛行,欲飛時,須於水面助跑後才能起飛。尾羽退化,全為絨羽,因此看起來幾乎像沒有尾巴。鷿鷈有特異習性,會吃自己的羽毛,亦給雛鳥吃,似乎給雛鳥充分的鈣質。
小鷿鷈的俗名很多,遇到威脅就會潛入水中逃離,所以稱呼牠叫「水避仔」。小鷿鷈喜歡終日漂浮在水面上,好像一個葫蘆,所以又叫「水葫蘆」,而牠在潛水時,僅在水面上露出嘴尖和眼睛,很像鱉的形狀,所以也叫「王八鴨子」。其他俗名還有刁鴨、鷈鷈、水皮溜、水攢、小艄板兒、小王八、小子鑽、油葫蘆、油鴨等等。
在繁殖期,成年的小鷿鷈體色以黑褐色為主,在臉頰及頸側為栗紅色,黑色的嘴巴基部,有鮮明的黃色斑點,像似偷吃冰淇淋的小孩,嘴角還殘留一坨。而在非繁殖季,小鷿鷈的體色不但變為暗褐及污白色,嘴角的黃斑也變得較為模糊,甚至完全消失。小鷿鷈的亞成鳥外型上與成鳥冬羽極為相似,頭頂和背部以暗褐色為主,頸部及腹部則為污白色,屁股上有一團鬆鬆的白毛,遠遠看去,就像是一團棉花漂浮在開闊的水面上!小鷿鷈通常單獨或成分散小群活動,繁殖期在水上相互追逐並發出叫聲。
小鷿鷈的鳴聲為重複的高音吱叫聲ke-ke-ke-ke,求偶期間相互追逐時常發此聲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