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什麼"金融海嘯"?(另解)
前言
十四年前英國霸菱銀行駐新加坡「首席交易員」李森,由於買賣日經二二五指數期貨,未做停損造成近十四億美元損失,最後讓百年霸菱銀行倒閉,從此展開後續的"亞洲金融風暴"。霸菱銀行的案件當然不是亞洲金融風暴的始作俑者,不過卻是揭開"亞洲金融風暴"的導火線。顧名思義"亞洲金融風暴"影響到的只是亞洲國家,而歐美及其他洲的國家並未受影響。如今又來了個什麼"金融海嘯"?似乎被喧染成世界金融風暴。世界上有頭有臉的國家也相應作出拯救措施,大部份的拯救行動可分為兩方面,一是貸放款,二是擴大內需促進消費以活絡經濟。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各國並沒有積極追究發生金融風暴的真正原因,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的頻頻出招拯救行動。可笑的是,替政府籌謀拯救行動的那些人,正是那些造成金融風暴的那些原兇。幸好,還有一些有正義良心之士,出面反對將納稅人的錢去填補被掏空的大坑,其中包括2008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曼。
爆發的時機很詭
這次"金融海嘯"爆發的導火線是美國"次級房貸"引爆,而"次級房貸"在今年初已經岌岌可危,三月份國際貨幣基金(IMF)及金融市場卻認為次級房貸惡化對其他部門的外溢效果相當有限,仍然認為今年美國經濟成長率將可達2.2%的溫和擴張水準。然而美國政府於2008年9月7日宣佈以高達2000億美元的可能代價,接管了瀕臨破產的房地美及房利美,正式宣告"金融海嘯"爆發。為什麼?為什麼在2008奧運結束兩週後爆發?如果讀者回憶一下,在奧運前的物價,石油、鋼筋、建材都接近天價,甚至民生用品、電子產品、大宗谷物、糧食等都在高檔價格。不能排除這是大盤商針對中國主辦奧運時期哄抬的結果,從而間接給投機金融市場提供了一個高價的緩衝期。奧運一結束,最大的需求也結束了。醜媳婦終究要出來見公婆,房地美及房利美,雷曼兄弟、美林證券、貝爾斯登、花旗銀行,一個接一個曝光關門。其他世界各地參予投資的銀行及"連動債"投資人,也在兩個月後反應出來,損失慘重哀鴻遍野。
泡沫破了!
"金融海嘯"的源頭,具體現象是"次級房貸"及"投資銀行雷曼兄弟"。所謂"次級房貸",簡言之,就是貸款給當時沒有能力還款的客戶買房子。一開始即如此,出問題是遲早的事。然而聰明的哈佛MBA們,利用拖延戰法,將爆發點盡量延後,造成一種可行的假象。再利用這"假象"沖出輝煌業績,獲得暴利後逃之夭夭,將爛攤子交給後續盲目跟進的人。對購房者而言,這就是"泡沫"。一個原本不屬於你的東西,讓你以為擁有了"它"。雷曼兄弟銀行的問題,根本就是一個"大騙局",除了"雷曼"也是"次級房貸"的最後"老鼠"外,"雷曼"本身販賣"連動債"選擇權,一開始就是準備騙人。市場上金額高達九千億元的"連動債",投資內容一直是個黑盒子,連"理專"都不懂,更遑論一般投資人。"雷曼"是販售他的"百年信用",就憑這塊"招牌",所向披靡,騙倒了全世界,大銀行、重量級投資客紛紛著了道。下半年的風聲鶴唳,草木皆兵,只是違法、違規的金融罪犯現形而已,國際社會該幹啥幹啥,不會因為"金融海嘯"而停止正常作息。擠破了"金融騙局"這個膿包,只是遲到的傷害。"華爾街蛀蟲"少了許多,奢侈浮華的風氣收歛了許多,泡沫破了!回歸踏實的生活!
金融革命?
都說是"金融海嘯",都說是百年一遇的"金融災難",沒有一個政府說這是"違法"的後果,這是"犯罪"應該追究的。我眼中看到的不是"金融海嘯",這其實是一場"金融革命"。踏實的企業家向奢侈浮華的"金融騙局"發動的一場革命,"革命"在繼續中,勝負未卜。既得利益者依舊困獸猶鬥,企圖從"騙子"轉型為"拯救者"。有良心的學者、專家微弱的抵抗,踏實的企業家正好整以待,企圖來個重新洗牌,"金融頂層"換人做做。
海底依然平靜!
如果硬是要說成"金融海嘯",那也是海面上的事,大海的中下層並沒有什麼影響。說是經濟萎縮、出口蕭條、不景氣,事實是大百貨公司奢品部門蕭條,底層經濟活動反而更暢旺。出口蕭條是因為上半年過度膨脹的基點太高,現在只是回歸正常。裁員、關廠是企業正常的求生之道,沒有發生"金融海嘯"時也是常有的現象,只不過今年特別多。投資失利者在全體百姓中是少數,況且大多數都是有幾個錢的人,投資有風險,在投入時即已知曉。只有極少數的人才會傾家蕩產參予投資,如果是投資"連動債",無異於賭博。
凱恩斯還是凱恩斯!
上個世紀是凱恩斯的經濟理論當道,學者無論承認還是否認與凱恩斯經濟理論的關係,最終脫離不了凱恩斯經濟理論的範疇。簡單說,凱恩斯理論基礎就是"平衡供給和需求"。這理論像美國憲法一樣,沒什麼毛病,怎麼解釋都行。說穿了就是"倒果為因",把"經濟現象"說成"經濟基礎理論"。然而,"亞洲金融風暴"給了凱恩斯經濟理論一個重重巴掌,差點粉身碎骨人間蒸發。亞洲金融風暴後,"衍生性金融商品"大行其道,雖然霸菱李森就是玩"衍生性金融商品"玩垮了霸菱銀行,但是也讓"衍生性金融商品"大出名頭,讓聰明的哈佛MBA們開了竅,變本加厲發明更多更匪夷所思的"商品",紮紮實實風光了十幾年。馬多夫世紀大騙局也是以"衍生性金融商品"為幌子,他告訴客戶他的操作策略,一手購買標準普爾的績優股票,另一手在期貨上酌量放空。預計將有穩定的獲利,而沒有風險。本來兩手策略是企業慣用的手法,正常目的是降低風險,而不是沒有風險。最糟糕的是馬多夫招攬的資金太過龐大,即使他身為納斯達克主席,也沒有能力買齊兩手策略所需,策略本身無法貫徹,只得挖東牆補西牆,以後續資金支付前期利息。可想而知,下場將是如何?
"衍生性金融商品"基本脫離了凱恩斯"平衡供給和需求"的範疇,沒有真正的"需求","需求"是靠"遊說"、"騙術"的假象。凱恩斯被澈底遺棄,偶爾成嘲諷的對象。今年"金融海嘯"讓人們又想起了凱恩斯,"促進內需"、"促進消費"就是凱恩斯鬼魂重現。"促進消費"就可以"促進需求",政府不惜發放"消費券",能有效嗎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