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7月7日 星期六

看鳥的日子

退休以後,繼續沉迷在電腦前面,被老婆嘮叨總是免不了的。雖然心有所繫,日子過得並不無聊,但是日積月累的電腦後遺症,卻是一發不可收拾。腰部和脖子都僵硬酸痛,手肘肌肉變形,手指浮腫抽筋,最傷的是老花眼愈來愈嚴重,體重更是一去不回頭。

話說兩年前偶然得到一架天文望遠鏡,星星月亮看完後,才發覺天文這檔事真不好搞,趁早放棄罷了!有一天坐在客廳把玩這架望遠鏡,正向著對面山頭掃瞄,不想居然從鏡筒中看到一隻老鷹在樹枝上躲雨。這下子興趣來了,找了一天扛起天文望遠鏡,興致勃勃來到賞鳥聖地--關渡,也來附庸風雅一番。結果目鏡焦距小,倍數超大的,調整得滿頭大汗,都對不準河床上的小水鴨,還不如直接用目視看得輕鬆。這那叫「賞鳥」啊?簡直是活受罪!當然,還被老婆罵了個臭頭。這次經驗可能創下記錄,首次有人用500倍天文望遠鏡賞鳥,真是丟人啊!

綠翅鴨(小水鴨)(Anas crecca Common Teal)


此後,又搞了一隻8*12的小雙筒望遠鏡,先到植物園、動物園練習,等熟悉了使用雙筒望遠鏡的技巧後,感覺信心滿滿,那麼就從自家附近的公園、小溪邊獨立賞鳥去了。其實,所謂「賞鳥」,並不完全是「賞」的定義那麼悠閒。英文名稱birdwatch或bird-watching,我無法正確翻譯,反正就是賞鳥、觀鳥、看鳥的綜合意義。實際參與〝賞鳥〞的活動後,才發現賞、觀、看鳥的意義還是有差別。有人是有空閒時間就到郊外走走,順便賞賞鳥,這是真正意義上的「賞鳥」。有人是特意到已開發的鳥點去觀鳥,行動本身是很具「目的性」的,我稱為是去「觀鳥」。還有一種人是狂熱到自行開發鳥點,他在行動之前已作足功課,並且擬訂行程計畫,去追尋他想看的鳥類,我稱為這是「看鳥者」。另外,在台灣圈內人習慣就稱為「賞鳥」,在大陸,他們統稱為「觀鳥」。再者,還有一種名稱是「拍鳥者」,這號人物在前述三種人中都有,其專業程度依序而昇。



我自覺是介於「賞鳥」與「觀鳥」者之間的一種,我享受觀鳥的過程,我欣賞各種鳥類的美麗與神氣,我嚮往鳥類的自由飛翔。由於經驗多了以後,也為各種鳥類的悲慘遭遇感到悲傷。自從開始看鳥的日子以後,我覺得我的生活逐漸有了變化。出門搭公車變得有趣了,頻頻東張西望,一會兒看街道上穿梭的燕子、白頭鶲、麻雀等,一會兒伸頭看橋下河床上的鷺類,忙得不亦樂乎。以往不想去的景區,現在又再度興起前去一探的念頭。獨立觀鳥的運動量還是蠻大的,常常一走就是二、三個小時,幾乎不知要休息。如果還背著攝影裝備、飲水、乾糧等,簡直跟年輕當兵時的行軍一樣。現在,我的眼力依然保持銳利(若不談老花),耳力好像愈來愈好,200公尺外的鳥鳴都逃不過我的耳朵,腿力恢復了一些,呼吸順暢了一些。當坐在電腦前面而聽到鳥叫時,就不自覺抄起望遠鏡和數位相機,衝到陽台看看是不是意外的訪客(迷鳥)。

白頭鵯(白頭鶲)(Pycnonotus sinensis Light-vented Bulbul)


沒有留言:

意見欄

工具箱